大阳城集团所有网站|2023最新版

新航热线

400-678-2191

2021年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前10名

发布时间: 发布人:综合评价/强基计划辅导机构 浏览人数:3453

  11月11日,2021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本科生)答辩会上,15位候选人分享了各自在清华园的成长经历,随后投票结果前10名名单公布。


  10月20日,清华大学公布了入围2021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本科生)答辩会的候选人名单。根据《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评选办法》,经学生申请、院系资格审查、院系内初评和学校第一轮评选,共15名候选人入围2021年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本科生)答辩会,其中包括在今年东京奥运会赛场上为中国代表团摘得首金的杨倩。


  答辩结束后,投票结果前10名的同学包括:

  


  以上名单来自清华大学。以上顺序不代表票数顺序,而是按照答辩顺序排列。

  此投票结果不作为最终获奖结果,仅作为特等奖学金评选的参考材料提交校务会议,最终获奖名单将由校务会议审议确定后在校内信息门户公示。

  答辩风采

  


  答辩语录:审视自我,破除学科边界;聆听内心,探索无限可能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白钰卓同学,那我会选择‘纯粹’一词”,介绍人孙茂松老师在答辩开始便笃定地说出这样的评价。通常,我们并不用“纯粹”去评判高低,而是评价性质。

  透过这个词,我们能看到的并不是此刻答辩讲台上的白钰卓同学,而是常在课堂第一排的眼睛发亮的同学,是尝试给兴趣所向的甲骨文研究提供帮助的学者,在田径场上肆意挥洒汗水的小将,是“厚植情怀”同时不忘责任担当的班长——我们看到了若干身份剪影叠加在面前这个略显单薄的身影上,然而聚焦每一个单独身份,又不过是一个纯粹地执着于热爱的奔跑人儿。

  从白钰卓同学的自述中,我们不难听出,她曾经是从如何的质疑和迷茫中走来。计算机系是否需要学科知识基础?应该如何面对学科上的性别偏见?如何去平衡自己对传统文化与音乐的爱好?……不断追问、不懈求索,她在铿锵有力地用自己的方式给出回答。她加入了“古文字识别与理解”项目,运用人工智能知识构建了现存最大规模的公开细粒度序列化甲骨文数据库与单字拓写数据集,传统文化与人工智能的学科边界在这里得以化解,甲骨学信息化难题得以纾解。人工智能与抗疫、对联生成与识别……白钰卓同学的的确确在探索着计算机和人文的结合,探索着感性与理性兼具的美感和力量。

  从高考结束后单纯的一走向广袤而未知的无穷大,白钰卓同学正在实践着这句话,体坛上的光鲜履历和音乐上的潜心创作都是无声的明证。那么,那些曾经的质疑呢?“在清华,我们能探索无限可能,也能在集体建设中服务他人,创造无穷的回响”,白钰卓同学已经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个人简介

  白钰卓,女,计83班。现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体育爱好者协会主席,曾任计83班班长。曾获国家奖学金、“一二·九”奖学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优秀学生干部、CCF优秀大学生奖、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首都高等学校秋季学生田径运动会女子甲组4×400米接力亚军、马约翰杯田径运动会女子甲组3000米冠军、4×800米接力冠军等。分别以第三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会议ACL 2021 Findings与EMNLP-demo 2020发表论文。

  


  答辩语录:为祖国获得更多荣誉是我作为一名学生运动员永远不变的目标与追求

  介绍人王义夫老师说,他运动员时期参加过六届奥运会、奋斗了二十年,共获得两枚金牌,而杨倩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获得了两枚金牌。她为祖国人民争取了荣誉,是民族的骄傲。

  杨倩说,获得特奖的学长学姐一直是自己心中的榜样,她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也能参与评选,她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正在向榜样奔赴。

  杨倩于2016年进入清华射击队并入读清华附中,2018年通过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和高考考入清华大学,成为了一名体教融合的受益者。作为一名大学生运动员,她在兼顾学习的同时也要进行专项训练,没有周六日,也没有寒暑假,日复一日,年年如此。十环的(直径)大小只有0.5mm左右,为了让自己每一发射击更接近十环,她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训练。一年下来,训练时间达到近两千个小时,打掉约五万发子弹,练习一个动作达到约八万次。射击服很沉,有十多斤重,里面还要穿紧身衣和毛衣,不透气,还不太保暖,有“冬凉夏暖”的奇妙效果。

  但她很珍惜这种经历,她认为清华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渗透她平日的练习之中,让她处理事情时有自己的见解。而她的体育经历也给在经管专业的学习带来一定启示,譬如体育经济项目的发展。

  对于在奥运会和全运会中取得的不错的成绩,杨倩说这并不是终点。“走下领奖台后,一切都将归零,射击比赛永远都是在和自己比。”现在,她还比之前多了很多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这要求她学会更加针对性地利用时间。教练和老师的教导让她明白,这是一种回馈,也是一种责任,每一位清华学子,都是用自己的专业,在学习和生活之余为社会带来美好的东西。

  “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伴随着她成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始终鞭策着她在学习和射击生涯中不断进步;让五星红旗飘扬,让国歌奏响的经历让她更加明白家国意义。

  评委老师问到她的追求,杨倩说,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有朝一日能站上国际舞台为中国射击发声、为中国体育运动发声。

  个人简介

  杨倩,女,经90班。曾获体育优秀奖学金、东京奥运会射击女子十米气步枪个人冠军、东京奥运会射击气步枪混合团体冠军、第14届全国运动会射击气步枪混合团体冠军、第14届全国运动会射击女子十米气步枪团体冠军、第14届全国运动会射击女子十米气步枪个人季军等。

  


  答辩语录:“扎根中国制造,奔赴强国需求,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是我本科四年不变的追求

  介绍人胡楚雄老师用三个关键词概括了王煜楠的特点:过硬的学习能力、浓厚的数学志趣和强烈的“制造强国”情怀。

  王煜楠同学类比制造一个螺丝钉的多道工序讲述了自己在学习上怎样稳扎稳打。他的必限任成绩为3.79,排名年级第一,有47学分A+和67学分A,背后是从大一开始的刻苦钻研,“书上的每一条定理我都要自己证明一遍”。

  刻苦学习的同时,王煜楠同学积极拓宽学习的广度。他选修了数学二学位,立志解决工程实际中的数学难题。数学系的课程压力很大,他投入了成倍的努力,最终取得和一学位一样好的成绩,还代表学校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非数学类)并获得全国第二名的名次。

  学习之外,王煜楠同学十分重视社工活动与实践活动。他着手建设机械系第一届答疑坊,连续四年担任讲师,累计答疑超过50小时。他连续四年担任班委,带领班级获得甲团和优良学风班。在和专业密切相关的制造领域,他注意到,不起眼的轴承却有我国制造业的卡脖子痛点。为了调研这一问题,他带领支队走进一个个工厂和政府部门,近距离观察轴承的研发与生产过程,并承担了中科院评议项目的部分调研,提出三条建议,得到雒建斌院士的肯定。

  王煜楠同学还提到:“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中国制造突围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因此,他积极组织同学进行实践调研。担任机械系团委副书记期间,他组织了2个品牌项目,29支支队,共计307人次同学,前往全国16个省份地区,涵盖105家企业和政府部门。最终,王煜楠同学作为总负责人带领机械力量获评清华实践金奖支队,他也获评清华实践金奖个人和“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实践先进个人。

  在答辩的最后,王煜楠提到:“在未来,我将努力成为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深扎新时代中国制造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个人简介

  王煜楠,男,机械82班。现任机械工程系团委副书记,曾任机械82班班长、清华大学学生会百年筹备组副部长、清华大学学生科协星火论坛部副部长。曾获国家奖学金、蒋南翔奖学金、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金奖个人、清华大学学生科协优秀学生干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非数学类)一等奖等。

  


  答辩语录:我用本科期间的努力完成了从零到一的自我超越

  体育部王玉林老师作为戚鉴清的介绍人曾自豪而忐忑,她问戚鉴清:“体育老师推荐够吗?”戚鉴清坚定地回答: “武术对于我的发展如虎添翼。老师您能,担得起!”王老师评价戚鉴清是“严于律己勇于担当的清华学子、人格与体魄并重的难得人才”,并将校歌中“学问笃实生光辉”和“行健不息须自强”两句送给他。

  《从一到无穷大》让戚鉴清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化学系,迈向科研。然而,初入大学,他就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发现满怀斗志想要走向“无穷大”的自己连“一”都无法达到,这也让他下定决心从零开始努力。

  大一的新生导论课上,戚鉴清对不对称小分子有机催化反应“一见钟情”,他意识到这就是他认知和热爱的化学。在进入老师课题组后,他将探明活化联硼酸酯反应的机理作为他的第一个研究课题。然而,正当他踌躇满志时,疫情爆发阻碍了实验的进行。他克服很多困难,通过阅读书籍文献,浏览专业论坛,开辟了新的技能树,开始了计算化学的学习之路。整个在线学期,他提交了千余个计算任务,所耗核时相当于一台24核的机器连续不断运行14个月。终于在大二暑假完成研究,学术成果发表于有机化学国际老牌期刊JOC,在学术上完成了从零到一的超越。

  体育上,大一时戚鉴清的体育毫无基础,水平亟待提高。除了日常训练,他还会自己加训,个人能力逐渐有了提高。但是,独自训练的效果并不显著。第一次随队伍参赛的那段时间让他真正转变成为一个合格的武术队队员,他意识到,真正令他水平提升的不仅是训练本身,更是新老成员彼此之间的学习、帮助和交流。大三时,戚鉴清担任了武术队队长、带领团队在市级比赛获得冠亚军、建立化学武术队,在运动能力和组织能力,他完成了从零到一的超越。

  展望未来,戚鉴清表示,自己将努力做到从一到无穷大;继续将青春献给实验室,把汗水洒在运动场,不断完成人生更大的自我超越,努力成为让祖国和母校感到骄傲的人。

  个人简介

  戚鉴清,男,化学81班,入选“星火计划”十四期。现任清华大学武术队队长、学生体育养生社社长,曾任清华大学武术队内联部部长。曾获综合优秀奖学金、学业优秀奖学金、首都高等学校第七届健身气功比赛/男子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第二名、首都高等学校第二十届传统养生体育比赛/男子8式太极拳第一名等。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有机化学期刊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上发表文章。

  


  答辩语录:成为星星之火,融入浩瀚星河

  程志刚的推荐人潘鹏老师与他相识于去年秋天,从实验室深夜常亮着的灯认识了这个大一起就在做科创的同学。潘老师介绍:一般来说,土木相关方向科研门槛高、周期长、产出成果慢,但是志刚不计眼前得失,在感兴趣的方向持续探索。

  成于山野,长于江滩的程志刚从小隐忍坚强,但也内向沉默,虽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圆梦清华,但初入校园的他生活并不顺利,结结巴巴的塑料普通话、生疏的电脑操作、在及格线徘徊的微积分成绩……在一度怀疑自己能否成为合格的清华人时,程志刚决定再试一次,走出这个长夜。

  从夜跑开始,每天6公里的训练,程志刚拿下了三次3千米满分,5个体育课满绩。同时他也加入系棒球队,刻苦训练,不满一年后与队友们捧起马杯冠军,并以年级最低队员获得全国高校棒球联赛季军。体育给予程志刚自强不息的力量,令他有勇气和信心追逐眼前的星火。

  从家乡的乡野出发,走到天下的乡野中去,程志刚走进贫困地区调研,参与支教项目,了解务工子弟困境,感知时代脉搏。同时他也积极融入集体,在班团、院系科协为大家服务,首次承办全国“茅以升公益桥”大赛,为贫困地区架起扶贫助困之桥。在集体中,他成为了同学们值得依靠的臂膀,成为温暖他人的星星之火。

  学习科创的路上,假期的学堂、十一点的路灯、被翻烂的课本,程志刚凭着“霸蛮”精神永不服输,一路披荆斩棘,不断成长。未来,程志刚将继续智能建造领域的研究,为推动土木工程的智能、安全、绿色、高效变革做出自己的贡献,奔赴自己的浩瀚星河。

  “感谢清华,感谢每一个帮助过我的人,点燃自信和坚定的星火。不是所有人都生于白昼,但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走出长夜。站在这里,我希望能把我手中的星火传递给每一个曾像我一样的你,请相信点滴星火的力量。”

  个人简介

  程志刚,男,土木82班,入选“星火计划”十四期。现任土木工程系暨建设管理系学生科协主席,曾任土木82班团支书。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综合优秀奖学金、科技创新优秀奖学金、社会实践优秀奖学金、清华大学优秀共青团员等。以第一作者身份在EI期刊《工程力学》发表学术论文一篇。

  


  答辩语录:行走于人迹罕至的道路上,提供“优秀”的另一种模样;潜心于热爱事业的旷野中,走出“非典型”的另一种成长

  刘栋老师在介绍时说林希颖同学是一个“非典型”的人,提到了她与学院大多数同学的专业研究方向“格格不入”的问题。

  不像是一场答辩,林希颖同学像一位老友对大家娓娓道来:“今天的故事和自然、雪豹,还有新闻有关”,作为一名“非典型”生科人,她积极探索自我选择,尊重自身兴趣导向,说是求索,不如说是写点故事。她毫不避讳自己在大一大二阶段的挫败与沮丧:数理基础课、与兴趣相悖的专业学习方向……她也曾有过怀疑,但怀着“如果我没想好,那就一路向前走”的想法,她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校内丰富的通识课程,也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故事转机的出现。

  “我决定去保护动物。”一次奇妙的缘分,她接触到了北大一门叫“保护生物学”的课,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使得她踏上了守护自然这样一条人迹罕至的道路。承担着雪豹栖息地研究项目的科研工作,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调查检测技术研究”等研究项目,林希颖同学在实验室里积极探索;奔赴三江源,前往可可西里,考察青海湖,她的脚步也遍布保护区实地。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就如一盏明灯,引导着林希颖新的生活方向。

  也是源自热爱的力量,林希颖修读新闻学二学位,选择了“新闻”作为自己大学生活的另一面。她加入校清新时报深度部,书写过疫情期间挣扎生存的武汉书店,也记录过年轻人面对生死问题的瞬间。机缘巧合,林希颖因采访认识了生命学院毕业的李治中前辈,因他介绍加入了公益组织向日葵儿童做志愿者,一年里记录了五个儿童癌症治愈家庭的勇气人生。新闻写作,让她得以记录世界的温度,也让她发现自己还可以用文字与专业点燃希望。

  她走进“北京飞羽”、癌症科普等社工工作,科普大众服务科学。她不觉得自己在做多么伟大的事情,她只是在尝试将“优秀”的另一面展现给大家,尝试用“非典型”的方式给出一段成长故事,仅此而已。

  在林希颖同学用她柔软而有力的声音陈述时,现场几度唏嘘、几度欢笑,但最多的还是被一份真诚打动得满心温暖。“我想用我的故事告诉大家,大学里的迷茫一点儿也不可怕,听从心的选择,每个人都能活成闪闪发光的模样。”

  个人简介

  林希颖,女,生82班。现任北京大学生公益组织“北京飞羽”成员、儿童癌症公益组织“向日葵儿童”采写志愿者、清新时报深度部编辑。曾获国家奖学金、综合优秀奖学金、清华大学好读书奖学金、“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奖学金、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团队金牌等。

  


  答辩语录:在测不准的宇宙里,寻找坚定的灵魂

  “我不需要介绍人,我来介绍我自己。”韩皓潭以这样一句话开场。物理系的他用量子力学的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来比喻生活的无法预测,但他仍希望基于已发生的事情,做出符合自己内心的选择。他以类似于放电影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大一的暑假,韩皓潭通过学堂班选拔参加赴牛津大学的访学项目。21天的英伦之旅让他的脑海中便有了一丝憧憬:一定要抓住机会,充分体验国际上的学术交流。然而半年后新冠疫情爆发了。虽然不能走进教室和实验室,他却趁这个机会沉下心来,思考了许多东西。

  接下来,尽管意识到要牺牲半年时间,他还是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实验凝聚态物理方向。在缺少二维材料器件加工以及电容测量经验的情况下,他最终还是成功制备出质量较高的用于输运和电容测量的石墨烯器件,并与量子院合作进行了测量。现在,韩皓潭已开始主导独立搭建量子电容测量装置的项目,并把它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在参与的暑研实验因为疫情无法开展时,他转向理论研究,以第二作者的身份参与到论文撰写当中。

  而他也找到机会实现了自己的电影梦。物理系学生节上,他以导演、编剧、配角、策划、配乐等身份主导制作了时长近半小时的科幻题材微电影《疾风》。由于疫情等原因,制作时间非常紧张。终审的前一天,他和室友在宿舍地下剪到了深夜两三点,好在他们的努力获得了大家的好评。

  去年12月,他成为学生会副主席,财务改革和疫情等原因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尽管“费力不讨好”,但每次感到不满和委屈时,积淀了两年的社工情怀与记忆都会轻轻告诉他三个字:做下去。

  韩皓潭认为,我们不可能照着前人光鲜的简历临摹复刻,那样至多是为自己的正面罩上了一层别人的面具。相比之下,我们不如用大学四年去寻找、去记录、去感受自己的背面,做一个立体的人。

  个人简介

  韩皓潭,男,物理82班。现任物理系学生会副主席,曾任物理系学生会生权部部长。曾获国家奖学金、蒋南翔奖学金、第36届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物理组三等奖等。2019年暑假赴牛津大学访学。

  


  答辩语录:我想做一个低碳交通领域的奋斗者,助力新能源汽车的大力发展,为实现碳中和贡献自己的力量

  韩天倚与他的推荐人冯旭宁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特将答辩开场——以像是“相声”的形式,冯老师讲了11年前自己作为特奖候选人参加答辩的经历,韩天倚的“我也是”“但是我获得了特等奖”等简短有力的补充得到了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初入清华,班级期中机械制图成绩不理想,作为班长,韩天倚同学发现“讲课是最好的复习”,举办复习课,作为助教给大家讲解问题。疫情期间,为了保证班级同学“一个都不掉队”,他开展学习状况打卡,督促同学们即使在家也不能“躺平”,并开展线上自习,与同学们相互鼓励、一同成长。通过经验分享、学风研讨等“法宝”,班级成绩始终保持专业第一,在大一获得“优良学风班”荣誉。自己也在“讲课是最好的复习”和班级学习氛围的熏陶下,与集体共成长,进步到年级第二,获得国家奖学金。

  在班级建设之外,韩天倚同学还积极投身实践事业,从身边做起,在伟大事业中贡献力量。他参加了国庆阅兵活动,作为标兵,投入比其他同学多1/3的时间外出训练,并组织一半以上的班级同学参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中,他也担任了志愿者。

  在迈向碳中和伟大愿景的征程中,韩天倚同学希望加强电池安全性以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在电池安全研究领域,通过调研,他与同学们了解到现有研究在阻断电池起火方面的局限。于是,他组建团队希望造出在热失控之前就能自熄灭、不着火的“安全自毁”电池。最终,通过十余种材料的分析、七十余种组合的尝试,上百个样品的实验,他们成功得到了对人体无害的阻止电池燃爆的材料,该项目也获得了清华大学“挑战杯”特等奖。

  韩天倚同学说,做一个低碳交通领域的奋斗者是他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本科期间,他努力培养扎实的学业基础、积极服务的优良品德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突破。未来,他将继续投身低碳交通领域,谱写属于奋斗者的绚丽华章。

  个人简介

  韩天倚,男,汽82班。现任车辆学院团委副书记,曾任汽82班团支书、机械812班班长。曾获国家奖学金、清华之友——潍柴动力奖学金、清华大学第39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清华大学“一二·九”之星等。

  


  答辩语录:潜心探索人工智能背后的根本性原理,立志成为一名基础研究的探路人

  “徐海珂具有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全面的个人努力,是我过去三年中带过最优秀的本科生。”交叉信息研究院的李建老师这样评价徐海珂。

  徐海珂以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为研究领域。在答辩中,徐海珂讲述了他的三个科研故事:

  第一次科研是跟随李建老师研究“在线学习”中的多臂老虎机问题。起初进展顺利,在短短三个月内他们就成功改进了前人的算法。然而,论文准备投稿时,这一问题却被新近发表的论文完成了。这一事件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经过仔细深入的分析,最终他们发现了算法的独特优势,最终在人工智能会议UAI 2021发表论文。在这样的大起大落中,他认识到夯实理论的重要性。

  通过学科交叉,他发现了研究的“新大陆”。前人在“强化学习”中性能天花板——开放性问题激起了徐海珂挑战的决心。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成功设计出了最优算法。这个经历让徐海珂意识到:理论研究要求的深度并不意味着局限在某个细分领域,而应该跨学科广泛探索。

  而跟随麻省理工Piotr Indyk进行关于“高维计算几何”的研究以及与马腾宇老师进行“非凸优化”的研究的经历,更加让徐海珂理解了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的奥妙。

  回顾自己在园子里的时光,徐海珂认为,清华和叉院教会了他三件事:做理论,眼里也要有世界;反思自我,才能打破框架;理论研究的深处是学科交叉。未来,他立志做又深又难的问题,还想要从台下走到台上走到幕后,帮助更多同学一起进步。

  个人简介

  徐海珂,男,计科82班。现任计科82班学习委员。曾获国家奖学金、清华之友——郑格如奖学金、新生奖学金、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冠军、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总决赛亚军、清华大学第20届跳水比赛男子单人入水项目冠军、马约翰杯学生运动会毽绳比赛180秒三人计数踢毽乙组亚军等。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会议COLT 2021和UAI 2021发表论文两篇。

  


  答辩语录:改变正在从眼前发生,从身边发生,我也相信会在未来发生。但总有一些东西不会改变,那就是我坚持理想,追求卓越的初心,以及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的抱负

  介绍人汪玉老师认为,刘坤瓒具有又红又专、全面发展、有理想和抱负的品质,这些正是清华电子系需要培养的人才目标。

  一切都要从改变自己讲起。来到清华前的他体重二百多斤,在清华体育精神的影响下,他成功瘦身,并把下午四点的3000米长跑变成了习惯。在学业方面,他也曾和同学们一样充满焦虑。在快速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后,他在14门课程共40学分获得A+等级,有25门课程共70学分获得A等级;专业课之外,刘坤瓒也辅修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2019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在改变和找寻自我的过程中,刘坤瓒也在思考如何传递自己的力量。最终,他在社会工作中找到了答案,开始了自己学生权益的脚步,用自己的行动让改变在身边不断发生。他担任电子系学生会执行主席,坚持把改善同学们课内外学习生活作为开展工作的核心。

  着眼于未来,刘坤瓒积极探索前沿科学技术,期待让改变在未来发生。他的研究方向是未来6G无线通信,着眼于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传输技术。在老师的指导下,他提出一种用低成本的智能超表面来等效地替代大量天线的混合式用户架构,成果在通信领域历史最悠久的权威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也受到了学界和业界专家的关注。经过长时间的完善和调试,他完成的科创作品兼具软件与硬件成果,在本年度首都挑战杯中一举拿下特等奖。

  回首,刘坤瓒发现自己的目标其实也在不断改变,从提升自己、到服务同学、再到为人类谋求福祉而奋斗。面对改变,他也发现有些东西始终不会改变,“那就是我坚持理想,追求卓越的初心,以及生逢盛世,肩负重任的抱负。”

  个人简介

  刘坤瓒,男,无82班,入选“星火计划”十四期、2021年“未来学者支持计划”。现任电子系学生会执行主席,曾任清华大学学生会生活权益部骨干、无八年级团总支书记。曾获国家奖学金、清华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一作者)、清华大学“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第一作者)等。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会议IEEE GLOBECOM 2021和国际期刊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等接收或发表论文四篇。

  


  答辩语录:F并不是失败,而是“Find another answer”,找到另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从厌恶F开始,以释怀感谢F结束,这就是我在清华前三年的成长故事

  在大家通常的认知里,特奖候选人的成绩单都是缀满金光闪闪的A+的,完美无缺。然而,刘泽华同学却从一开始便大大方方展示出了自己成绩单上那个硕大的“F”,来自进入大学后第一学期的第一门课:《机械制图》。但其实“F”背后也许并不一定是一个黑白分明的“失败”一词。刘泽华同学在接受第一门课不及格的心态转变过程,也许比成绩单上多一门“A+”更为灿烂耀眼。

  介绍人李路明老师是这样评价的:“‘淡化成败,不问西东’,这是我希望教育能够达到的目的,我很高兴能够在刘泽华身上发现这样的光芒。”这也是在说,特奖也许不一定专为光鲜的成功者鼓掌,从曾经的失败中披荆斩棘而出的人同样值得今天的掌声。

  走出阴影,一次做出难题的经历使得刘泽华同学重拾信心。大一下学期,他开始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学习方法,内心的动力在战胜对于“开始”的恐惧后,也终于转化成强大的生产力。“就这样,我学了两遍机械制图。一个F和一个A,给我带来的启迪,化作一路成长的动力,直到我今天走向特奖答辩的舞台。”他不断突破着从前自设的“天花板”,潜心钻研,竞赛多次获奖;参与多次海外研修,科创成果突出,参与志愿公益,组织社工活动,发起志愿项目……显然,他已经找到了曾经困惑自己那个问题的答案。

  “我的成长故事并不全都是A或A+,甚至可能会有更多的F写入后续的篇章中,但我相信每一个F都不会成为束缚我的困境,而会成为我宝贵的财富”,刘泽华同学这样总结。成绩单上的F也许并不代表着失败,在刘泽华同学身上它更适合被理解为“Find another answer”,找到另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而这样的理解同样适于园子里任何一位正在或曾经经历过失败的同学。

  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会继续挑战更多不可能。在他看来,他的梦背后是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他将带着这份责任和期许,继续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个人简介

  刘泽华,男,航81班。曾任紫荆总队讲解志愿服务团常务组副组长、航院紫荆支队宣传部副部长。曾获国家奖学金、综合优秀奖学金、学业优秀奖学金、科技创新优秀奖学金、清华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亚洲赛区个人赛特等奖、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国际赛区一等奖、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非物理类A组特等奖等。入选斯坦福UGVR暑期研修。

  


  答辩语录:我们能做的不多,但我们可以开始去做

  介绍人黄成老师说,初识李金峰,是她作为一名新生骨干进行讲解,后来,在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中,也总能见到她的身影。“很佩服李金峰能将微小的善意坚持三年,那种平凡中的坚守,不求回报的付出。”

  李金峰自述,三年来她参加过近五十项志愿服务,累计志愿工时达到850.5小时。如果平均一天做一个小时,那么她在清华四分之三的日子都在服务。在这其中,她参与最多的是校园讲解,从一名参与者到担任讲解队队长,李金峰见证了线下讲解工作的蓬勃发展,也在线上直播中将清华文化延伸到无穷的远方。

  她对志愿真正的理解,从听见爱开始。这是她和覃靖璇同学在薪火计划中共同创立的项目,任务是陪听障儿童聊天。后来,她们逐步完善了志愿环节,使项目更加顺利地运营。

  李金峰认为,志愿者不仅要走入社会付出关怀,更要在危急时刻勇于担当。疫情爆发,她报名了在线教学的协助工作,提供线上答疑、后台服务、技术支持等服务,并在之后三个学期协助组织融合式教学活动,助力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此外她还成为了一名抗疫志愿者,并以代表的身份参与新学期第一次升旗。

  她争做新时代的浪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2022年冬奥会……都有她服务的身影。她还担任冬奥冰雪文化体验营的组织者,虽然经常面临巨大的工作量,但她真切地感受到清华学子对专项活动的热情。

  李金峰永远记得她第一次面对听障家庭的心情。她认为作为优质资源的享受者理应帮助那些身处困境的人,去投身志愿服务。她对于大学将大量时间都投身志愿这件事没有遗憾。她说,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收获对苦难的认知,收获对社会的体察,学会平等的沟通与关怀,学会勇气和坚韧不拔。

  个人简介

  李金峰,女,精82班。现任精仪系团委副书记、紫荆总队讲解志愿服务团组长。曾获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学金、清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清华大学学生年度人物、清华大学十佳志愿者、清华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校先进个人等。

  


  答辩语录:我希望我未来的科研成果能够促进更加向善的社会价值,而不仅局限于这项技术本身

  陈宗昊的推荐老师说:“陈宗昊作为高年级学生代表在新雅书院的开学典礼上的一次发言让我印象深刻。通过在新雅大一的通识教育,他认为: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塑造一个完整的人、完整的灵魂。专业教育给予他在专业知识上的深度,而通识教育给予他广度。他认为这种广度不仅是知识层面上的,更是情怀与视野上的。”

  在大一面临专业选择时,陈宗昊听说电子系的课程涵盖硬件软件、数学物理所有知识,是全校最具有挑战性的院系,他毫不畏惧地说:“那我就要选择电子系,挑战自我!”

  通识教育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在学习与科研之余,陈宗昊同学经常反思自己。在大数据时代,人们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但是隐私的边界变得异常模糊。而新雅书院的通识教育赋予他更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让他心怀敬畏。作为算法的设计者,他希望算法能够促进塑造更有人文关怀的社会。在科研中,陈宗昊同学不断摸索,不断尝试沟通科技进步与人文关怀。同时,他还注意到互联网对弱势群体的数据收集不足,因此最近的工作就致力于弱势群体更好地享受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便利。他加入清华大学学生一带一路研究协会,邀请中国医生向尼泊尔同行分享成功抗疫的经验;他认为,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国民福祉息息相关,也因此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学术道路。

  陈宗昊同学在结尾这样概括自己的志向:“我立志做一名学者,通过算法引导向善的社会价值。”

  个人简介

  陈宗昊,男,新雅72班,入选“思源计划”十七期、清华大学“英华学者”项目。曾任新雅72班班长、新雅书院新雅学社副社长、清华大学学生一带一路研究协会执行主管。曾获“一二·九”奖学金、清华之友——张荣华奖学金、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F奖(前1%)等。分别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和第三作者身份在机器学习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两篇。

  


  答辩语录:尽自己的力量去推动一些变革,成为自己人生舞台上,最闪耀的player

  介绍人刘昊老师说:“卞格让我看到:关于人文学科的困境与出路,传统与现实需求的讨论,学生可以如此出色的应对这种困境。她的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国际视野——一种融汇贯通的能力和活力。”

  大一时,莎士比亚的“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引起了卞格的心灵共鸣以及对语言的兴趣。对语言的热爱,让她保持了专业第一的好成绩;对语言的敬畏,也让她选择了选修法学双学位 。

  表达光有兴趣是不够的,卞格很注重在表达方式上的探索。她练过演讲、打过辩论、说过相声、做过志愿,目前正在学习主持。最让卞格难忘的是,当她拄拐去南开大学打辩论,一瘸一拐地在北京动物园担任国庆70周年志愿者,也曾台上光鲜,却在后台因为腰疼而被迫躺在地板上休息。那时她想:如果连身体的疼痛都阻挡不了对交流与表达的热情,那么也许这就是真正可以从事终生的事。

  大三下学期,卞格在社科学院于晓虹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探讨了在中国,女性官员是否会因为腐败行为而受到更重的刑罚,以及法官自身的性别又是否会对量刑产生影响。发现了国内研究结果与国外情况的不同后,她意识到许多我国特有的文化语境、法制故事在国际统一的视角中被忽略,更加坚定了她从事涉外法制领域的决心,希望努力向世界传达中国企业的逻辑和态度。

  在答辩最后,卞格阐述了她眼中文科生的价值:运用语言与纸笔的力量,以己所能,以声为剑,给更多被忽视的社会问题以关注,给更多有需要的群体以关怀,给更多有价值的诉求以关切。正像她的名字一样,尽自己的力量去推动一些变革,成为自己人生舞台上,最闪耀的player。

  个人简介

  卞格,女,英82班。现任人文学院学生会主席,曾任人文学院英82班班长、校团委组织部推优入党组副组长。曾获“一二·九”奖学金、清荷奖学金、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文艺优秀奖学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先进个人,清华大学“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中国辩论公开赛中文组冠军、北京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优秀奖、第二届“马季杯”全国大学生相声展演优秀才俊奖等。

  


  答辩语录:以极致匠心营造诗意的人居环境,永远怀抱最浓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何铭逸的介绍人张弘老师认为,无论是致力实践,还是理论探究,他始终都在建筑学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聚焦客家村落,将课上所学与乡村所悟融会贯通,并形成创新成果,促进地方发展。这与铭逸从小在客家乡村长大的内心感情有关,但更多地是他内心的奉献、身体力行的精神。”

  何铭逸对于建筑的热爱可以追溯到中学时代,高考的失利没有让何铭逸放弃,三年前他毅然提交转系申请,开启了与建筑的一段故事。建筑学需要极强的理性感性综合与全局整合能力,思维转换的过程异常艰辛,何铭逸为此扎实磨练设计,钻研设计理论。近春园的空间格局逐渐丧失让他惋惜,他通过设计,重新复原了近春园的整体山水格局,将历史叙事融入空间体验之中。设计获最高分,被张利院长评价为“各方面的训练成果超过预期”。 除了课程设计,何铭逸也参与课外竞赛,三年来他参加共12项国内外设计竞赛,其中7项获奖。在竞赛中,他使用现代语言诠释丹麦的古老文脉,使用遗传算法辅助生成阿富汗的民居聚落。

  做建筑人,需要行走乡野,感受每一寸土地的温度,为百姓创造真正的价值。作为一名客家人,何铭逸同学目睹了当下高速城市化进程中走向没落的客家村落,依托于长时间的观察与思考,他组队参加了首届“客家杯”乡村设计大赛,提出“围屋银行”的创新性策略,在保护传统村落风貌的同时改善人居环境。他参与SRT项目,成果已发表 SSCI 三作论文1篇,对中国老龄化社区的空间营造和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何铭逸在班级、院系先后担任社工职位,并广泛参与各类志愿公益活动。他还在去年成为中国建筑学会的学生会员,立足建筑实践,为行业发光发热。建筑学的初心是为人民服务,他说,要在资本逐利、奇观建筑的时代做一个坚守初心的建筑师。

  个人简介

  何铭逸,男,建81班。现任建81班班长、建筑学院团委实践组主任,曾任清华大学地球村国际文化博览会宣传组组长。曾获国家奖学金、蒋南翔奖学金、科技创新优秀奖学金、清华大学优秀共青团员、首届“客家杯”乡村设计大赛一等奖、清华大学校园地下空间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等。


分享到:

资深升学规划专家

一对一

免费咨询

资深升学规划专家

一对一

免费咨询

  • 北京总部:北京市昌平区超前路35号北京化工大学科技园综合楼329室 咨询电话:400-678-2191

  • 四川公司(天府广场):成都市青羊区西御街5号领地中心西塔18楼0405号 咨询电话:028-85655858

  • 四川公司(成西):成都高新区天目路77号1栋1单元5楼502号 咨询电话:028-87996004

  • 湖南公司:长沙市雨花区韶山北路391号汇财中心6楼606  咨询电话:0731-85208255

  • 重庆公司: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融恒时代广场 1602-1603 咨询电话:023-88397611

  • 陕西公司:西安市碑林区长安大街三号A座2702室 咨询电话:029-88740660

  • 湖北公司: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18号中堪大厦1号楼14F   咨询电话:027-87828966

  • 山西公司:太原市小店区平阳路晋阳街南二巷英语周报大厦10层 咨询电话:0351-5616677

  • 山东公司(济南):济南市历下区历山路171号历山名郡C1-302室 咨询电话:0531-68656678

  • 山东公司(济南高新):济南市历下区工业南路61-3号山钢新天地八号楼17层1712室 咨询电话:0531-88191916

  • 河南公司:郑州市农业路71号中州国际1楼102室 咨询电话:0371-60332521 

  • 山东公司(东营):东营区天目山路1020号四楼  咨询电话:0546-8262668

  • 四川公司(绵阳):绵阳市涪城区花园路9号涪城万达广场6栋2单元711号  咨询电话:0816-2112879

  • 山东公司(青岛李沧区):青岛市李沧区巨峰路176号信联天地3号楼304室   咨询电话:0532-66625578

  • 山东公司(青岛城阳区):青岛市城阳区国家广告产业园19号楼612室   咨询电话:0532-66625578

  • 四川公司(温江):成都市温江区公平街道花都大道东段312号  咨询电话:028-82637996 

  • 河北公司: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万达广场A座14层1401室 咨询电话:17129992999


扫码关注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2010-2019 Rights Reserved 大阳城集团所有网站 京ICP备19002215号-1
Baidu
sogou
Baidu
sogou